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。山东省委、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遵循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,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。全省各地积极行动,开展创新示范,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。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,推动形成人人参与、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共建共享美丽山东,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坚持“精细管理、精准施治、源头管控、纵深防御”,认真履行危废经营单位生产与环境“双安全”监管职责。将危废经营单位按风险等级、管理绩效分类分级,实施精细化、差异化监管,层层压实企业主体和属地管理“两个责任”,凝聚监督管理合力,增强风险防控效能,精准高效控风险、除隐患、遏事故。
为进一步完善危废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末端治理体系,提升治理能力,2024年2月,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印发《日照市危废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落实“两个责任”分类分级监管工作方案》《日照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危废经营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》。在监管分类上,按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两类即一类风险单位、二类风险单位;在监管分级上,明确“两个责任”即企业主体责任、属地管理责任。落实经营单位和监管部门分别“管什么”“谁来管”“怎么管”,实现从“简单粗泛”向“精准高效”升级,形成监管有序、重点突出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。
市县两级组织安全专家深入18家危废经营单位,全方位、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、设备设施、作业环境、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潜在风险,结合生产工艺,确定风险等级,将危废经营单位分为两类,形成《危废经营单位分类管理清单》,实行差异化管理。对低风险企业以指导帮扶为主,鼓励强化自主管理,适当减少监管检查频次。对高风险企业重点关注、严管严查,实施高频次专项检查、执法检查或诊断检查,发现问题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立案处罚、停产整顿。
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。督促企业建立内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制度,形成统一负责、分层落实的责任体系,主要是抓住3个“三”。首先,抓住“三类人”。一是承担全面领导责任的法定代表人、实际控制人等主要决策人,即企业主要负责人;二是直接负安全生产责任的主管人员,即安全总监或安全负责人;三是其他负安全生产责任直接责任人,即安全员。其次,干好“三件事”。日管控,即安全员每日要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;周排查,即安全总监或安全负责人每周至少要组织开展1次风险隐患排查;月调度,即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要带队开展1次现场大检查,并听取安全总监或安全负责人管理工作情况汇报。再次,建立“三本账”。即日管控《每日安全生产检查记录》、周排查《每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》、月调度《每月安全调度会议纪要》台账。
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。各分局建立安全生产督导帮扶责任制度,局领导重点督导一类风险单位,每月不少于1次;科室负责人重点督导二类风险单位,每季度不少于1次。突出重点和“不放心”环节,并建档锁定、备案备查。极端天气、特殊状况、重要时段等加密检查频次。同时建立《“查—改—核—销”帮扶清单》,对发现的问题,指导企业立行立改或制定方案按序时进度整改,完成一项现场核查一项,直至销号,形成闭环。对于久拖不改、屡查屡犯等环境违法行为,依法严肃查处。及时修订《日照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安全检查指南(2024版)》,强化对各分局、各危废经营单位的工作调度与培训,每月组织专家对照问题清单及区县整改报告进行核查,并将核查结果纳入对各分局的年度评估。
在固废平台系统中设置“安全生产”模块,企业通过系统线上填报“三本账”,分局同步审核,对疑似问题和整改情况现场复核,做到问题“查—改—核—销”各环节线上流转、线下复核,减少重复报表,提高工作效率,实现数字赋能、智慧监管。
(一)明确了“管什么”。在摸清各危废经营单位风险分布基础上,结合日常检查发现问题,修编《检查指南(2024版)》,进一步健全现场检查体系,指导企业风险自辨自控、隐患自查自治,做到有的放矢、量体裁衣、对症下药。
(二)确定了“谁来管”。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细化,分类分层分级落实到具体责任人,真正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拉网式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,确保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,出了问题能查得清事、找得到人、落得了责。
(三)敲定了“怎么管”。建立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和督导帮扶制度,从“三类人、三件事、三本账”入手,指导各分局、企业按《检查指南(2024版)》开展隐患排查,帮助企业抓好常态化防控,实现风险自辨自控、隐患自查自治,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。
(四)实现了“零事故”。“分类分级监管”实行以来,各分局、企业已分别累计按月上报各类台账15次,2024年共排查整改问题和隐患253项,平均14项/家,同比分别下降50.1%和56.3%,企业风险隐患数量明显减少,连续两年危废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持“零事故”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